攜程,字節,拼多多搶“支付”生意,誰能建設下一個金融獨角獸?
許多互聯網巨頭都熱衷于財務支付。
回顧那些著名的互聯網公司,從英美煙草(BAT)到京東(JD.com)、網易(NetEase),再到新興的巨頭,付費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熱點"。
回顧互聯網巨頭在財務方面的許多行為,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巨頭長期覬覦支付許可證,后來者pinduoduo、字節碼和攜程等等。
Pinduoduo作為一個社交電子商務平臺,在今年年初正式收購了Pinduoduo曲線,這意味著pinduoduo曲線獲得了支付許可;字節碼的節拍也通過"曲線"獲得了許可。上個月,第三方支付機構武漢中中義包完成了一項由新公司完全控制的工商信息的變化。據股權滲透稱,該公司的控股權人是"擊敗創始人"(Bet創始人)一詞;攜程最近還在獲得多個金融牌照后獲得了付款許可。
事實上,今年對支付牌照的競爭并不是一時興起。幾年前,對支付牌照的需求也在上升。
脫鉤"-通過許可的第三方渠道,通過付款入口打開金融大門
在支付業務的C端市場,支付寶和財付通(包括微信支付)仍然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兩種支付方式早已應用于其他平臺。
截至19日第四季度,支付寶占據了移動支付市場55.1%的份額,而第二大移動支付市場財付通目前擁有38.9%的市場份額。盡管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經常相互窒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
后來者還沒有建立完全獨立的支付渠道,過于依賴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這可能是他們努力發展自己的支付業務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家以平臺為基礎的互聯網企業,包括pinduoduo、字節碼、攜程等,該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這些數據具有巨大的商業實現空間,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它們也存在風險。
就pinduoduo而言,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頭12個月里,活躍買家數量達到6.28億人,一個季度增加了4290萬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活躍買家數量增加了1.85億人。由字節碼擁有的豆印的最新每日活躍用戶數量已達到6億人。攜程在今年推出了一個新的直播節目,6個月內觀眾超過1億人。
過度依賴第三方支付渠道來完成付費和排水業務是影響其用戶增長的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因素。在長期依賴之后,這些支付方式的喪失將對現有用戶的保留產生巨大影響。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從長遠來看,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將不是好消息。
除了影響用戶的保留外,平臺還必須向第三方渠道支付巨額的服務成本,而獲取第三方支付意味著訂單信息、交易總額、用戶支付信息等機密數據給第三方,存在泄漏的隱患。
很明顯,一個平臺更有可能建立一個不依賴第三方的獨立互動系統,而支付許可證則是朝著這一方向邁出的步驟之一。
以pinduoduo為例,它的深犁沉陷市場在電子商務方面取得了成就,國美安訊物流的接入及其與Jiru Express的曖昧關系也表明,它在物流業務中一直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果加上支付業務,它將能夠與電子商務和物流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
攜程收購支付牌照將進一步消除業務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抓住國內旅游市場近期復蘇的契機,加快原有業務的復蘇步伐。攜程最近推出了直接廣播電子商務業務,該支付許可證為其快速發展增添了火藥味。
一般情況下,使用支付許可構建生態閉環已成為許多互聯網企業的選擇,并與原有業務形成了協同效應。
支付作為金融業務現金收入和支出的底層支撐,在金融生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用支付工具還可以將金融服務連接到C端用戶,甚至是B端企業客戶,這將使他們能夠利用用戶基礎帶來更多的業務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