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普及重心下移,幼兒園更應該側重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國足協聯合印發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根據規劃,校園足球的普及將下移到幼兒園,開展以培養興趣為主的足球啟蒙教育。到 2022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普及,教學,培訓體系更加健全,管理體制,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力爭為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培養至少 1 名具有中國足協 D 級或同級別的教師或教練員;力爭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 1 個以上足球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 95% 以上,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中小學生超過 3000 萬人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說,"計劃" 具體屬于新時期普及和普及校園足球改革與發展、教學訓練、競技聯賽、體育教育、科研、宣傳指導等八大體系。
《規劃》提出,各級校園足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組織管理,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促進校園足球在區域,城鄉,男女青年之間優質均衡發展普及重心下移到幼兒園,開展以培養興趣為主的足球啟蒙教育,不斷夯實已評選認定的足球特色幼兒園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基礎,科學制定創建計劃完善對高校高水平足球隊建設的指導意見,重點抓好招生,教學,訓練,比賽,條件等方面的工作。要制定統一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標準,做好校園足球運動員與中國足協的聯合注冊工作。
計劃 " 強調,各地要在省、市、區各級建立校園足球訓練營,在課后、周末、節假日對本地區有潛力的校園足球學生組織高水平足球訓練和比賽,促進校園高水平足球運動員的不斷涌現。
計劃 "提出要嚴格管理和加強校園足球競賽制度,深化校際比賽、校際聯賽、選拔比賽、國際交流比賽的競賽體系建設,確保特色學校在校園足球課上有隊,定期組織比賽,通過年級聯賽組建各年齡組的男女隊,進一步改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聯盟、選修比賽和夏令營活動。"-
教育部體質健康與藝術教育司負責人表示,要強化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形成科學高效的校園足球治理體系。完善各級校園足球考核評價機制,統籌設計‘指揮棒’,健全校園足球管理監督體系。各地有關部門要完善校園內外足球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體育風險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同時,加強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數據的收集匯總,全面準確掌握校園足球場地的數量,類型,分布等基本情況,加強動態調整,確保數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