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數字政府建設助力“互聯網+政務服務”智能更智慧
近年來,濟寧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企業群眾需求和政務服務水平提升,持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實現了政務服務從“能辦”到“好辦、快辦、易辦”的轉變。截至目前,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已累計實現601個事項網上可辦、107個事項全省通辦,64個事項跨省通辦。
一、聚焦市場主體實際需求,圍繞全生命周期改革發力
一是簡化市場準入程序,全面清理法律法規設定外的市場準入限制條件和各類隱形門檻,嚴格貫徹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單之外的領域、行業、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二是持續提升企業開辦和注銷便利度。開設企業開辦自助服務區,開辦企業實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全程網辦,,配備專業人員,為企業開辦提供專業指導;深化企業簡易注銷改革、優化企業簡易注銷服務,實施“代位注銷”制度,使真正有退出需求的企業快捷便利退出市場。
三是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率先推行“證照分離+審管聯動”模式,對照中央及省市兩個層面設定的涉及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清單,梳理出區級層面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不僅持續破除“辦證難”“準入不準營”難題,而且節約了開辦時間。
二、聚焦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圍繞強化數據賦能發力
一是堅持推進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環境。全市率先設置了“三區一窗”(提供不動產登記、公安交警、稅務服務專區及“一窗受理”服務)。深入推進“一窗受理”改革,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實現業務在部門內部流轉,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全面推進流程再造,通過對審批事項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再梳理,再分析,探索實行關聯性業務綜合受理、主題事項合并申請表、聯合現場勘查、整合即辦件等措施,不斷“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實現申請材料、辦結時限的進一步壓縮。
二是堅持數據賦能技術賦能,開辟政務服務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全市率先推行“AI智能審批”,“AI智能審批”系統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思維,實現數據共享交換,線上線下互聯互通,使公眾和企業能夠“隨時、隨地、隨需、隨行”地享受到集約、高效、透明的政務服務。通過開發政務服務“AI智能審批”系統,達到 “網上申請、自動審批、即時結果、動態監管”,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腿、零排隊、不見面、全自動”,開辟了政務服務新模式。
三、聚焦群眾滿意度提升,圍繞完善監督考核發力
建立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監督考核機制,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好差評”系統,有關反饋情況納入對工作人員考核,嚴格兌現獎懲。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政務公開,利用政務服務平臺,及時、主動、規范發布法定公開內容,發布政府信息,公開重大決策事項的制定、執行情況;征集公眾意見建議、回應群眾關切,并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方便公眾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同時依托平臺功能,加強對企業、公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公眾參與決策、管理、監督,推動社會共治。
濟寧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堅持聚焦全區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心工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兩條主線,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為數字政府建設添磚加瓦,為我區爭先進位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務服務力量。(通訊員:崔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