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公司債發行規模超3萬億元 ,融資成本下降推動了債券發行需求
年內,公司債券發行規模超過3萬億元,業內人士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大交易所債券融資規模。
我們將進一步促進債券市場的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易惠曼最近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一文中指出,在"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任務之一,易惠曼說,債券市場是籌集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對促進全面、廣泛、有競爭力的直接融資體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證券日報"整理的通華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已發行公司債券3405只,發行規模3.2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64%。此外,自公司債券公開發行登記制度實施以來,滬深兩市共發行企業債券520只。
市場人士表示,今年公司債券發行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寬松。要進一步提高交易所債券融資規模,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完善制度安排,嚴懲違法違法行為,擴大投資者范圍,豐富債券品種。
較低的融資成本推高了債券發行需求
通化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7日,從行業(案例類)來看,建筑裝飾、綜合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債券發行規模較高,分別為9226.35億元、6338.02億元和4883.93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0.69%、29.19%和20.89%。
公開源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煒向"證券日報"表示,自今年初以來,企業債券等信用債券的發行和凈融資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政策支持及其溢出效應。在疫情爆發期間,流動性一度極度寬松,尤其是在債券融資大幅釋放的3、4月份。此外,債券到期和再融資壓力的增加也導致了債券發行量的增加。
中國證券彭遠評級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張琪告訴"證券日報",今年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的急劇增長是由于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寬松。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為了維持風險底線,出臺了多項部門密集型融資支持措施,支持發行人在疫情期間借入新舊資金;另一方面,今年的總體資本面較為寬松,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前四個月的3.15%降至目前的2.50%左右。最后,與2019年相比,今年的利率有所收窄,債券融資成本的降低也導致了債券發行需求的增加。
公司債務登記總數已達520宗。
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數據,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數據,自3月1日公司債券公開發行登記制度實施以來,截至12月7日,滬深兩市公司債券的公開發行登記達到520,其中388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132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
易惠曼指出,要完善債券發行登記制度,深化交易所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支持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由核準制改為注冊制,方便公司參與債券發行,提高債券發行效率,同時也對強化信息披露,中介機構責任和監管責任提出了更多要求趙薇表示,完善債券發行注冊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不斷完善監管規則,配套文件等,建立公開,透明,高效的企業債券發行注冊管理制度;二是深入貫徹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理念,不斷提高審核透明度,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夯實注冊制風險防控機制
具體來看,上交所發布了兩個發行上市審核指引,明確了公司債券申請文件編制過程中的信息披露和中介機構核查要求,規范了有特殊規定或服務于國家戰略的特定債券品種的相關實施安排11月27日,滬深交易所同時發布多個文件,完善優化公司債券注冊制發行上市審批規則制度。包括短期公司債,可續期債,綠色債,扶貧債,雙創債,減免債等6個具體債券品種的監管標準,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特定品種指南是對創新公司債務品種的現行業務指南的綜合,減少了規則的數量。在過去,這種債券的規則分散在較低層次的產品通知、指南、問題和其他文件中。整合后,公司債務形成了以普通公司債務為基本品種,以創新債券為特征品種的規則體系。張琪說。
關于如何進一步提高交易所債券融資規模,趙煒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監管、債券供求和配置需求。首先,完善發行、上市、支付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助于提高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并繼續促進市場的穩步增長和擴張。其次,要規范發行人行為,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加大對金融欺詐、惡意規避和廢止債券等行為的查處力度,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最后,要引導更多的資金參與信用債券市場的交易,推廣保險、銀行、境外機構等,加大信貸債券的配置力度。
張琪認為,我們可以從擴大投資者范圍和豐富債券種類入手。交易所債券市場屬于場外交易,主要采用競價交易和市場商制度,擴大了交易所債券的參與范圍,有助于增強市場活動,增加流動性,有利于促進交易所債券規模的提高。例如,擴大國內銀行和其他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機構的范圍,擴大對外開放等等。其次,我們可以大力發展短期品種等.目前交易所債券期限結構仍以中長期債券為主,短期品種數量少,規模小,短期品種是企業補充流動性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