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很難招聘員工: 40萬人不招聘面條研發人員,雇用20歲的女孩是一種奢望
張經偉是建德豆腐袋的創辦人。該公司剛剛在杭州開設了第一家店,擁有數十名員工,整體試運行良好,計劃朝連鎖店的方向發展,但招聘問題是它的"大問題"。
張經偉對第一位財經記者說,由于需要向連鎖方向發展,速凍配料是主要的方式,如何使冷凍豆腐袋的味道與現在相符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但目前很難在市場上找到這樣的人才。
招聘和留住人才是許多餐飲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都是不可能的。
招聘很難,但留下就更難了。
迫切需要基層商店員工。"連鎖餐飲集團王頻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百勝中國管理層在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表示,即便是這些巨頭也不能幸免,第三季度該公司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由于兼職員工短缺(受疫情影響),并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增加員工,以平衡服務和效率。
目前,餐飲業人才短缺呈現出結構性特征。河富面條經營與品牌主管陳宇告訴記者:"不僅是店面人員短缺,而且后端研發、技術、供應鏈管理人員也非常稀缺。在Luckin Coffee遭遇財務欺詐后,奈雪的茶葉挖走了前100名IT員工,足以讓技術人員成為餐飲業的關鍵因素。
除了招人難的問題,留人難也是行業痛點。記者了解到,一些門店的離職率甚至高達200%。一家西餐廳的店面工作人員小姚(化名)告訴記者,餐廳有幾個崗位正在招聘,但一直招不到滿意的人選,身邊的同事也經常在換。中專畢業的小姚月薪5000元左右。在公司包吃住的情況下,這個待遇基本能滿足她在上海的需求。但小姚似乎厭倦了商場服務員的工作。"每天都做同樣的事情,沒什么值得期待的",小姚向記者抱怨,店里管理混亂,員工缺乏動力和培訓,離職率很高。
今年流行期間,許多餐飲企業倒閉。當時,Hipma、沃爾瑪等公司從餐飲業接收了大量的員工。但是,由于其他行業,特別是一些有互聯網元素的公司,支付的費用比飲食業高出很多,即使是在食肆重新開業后,亦有很多飲食業從業員不愿意返回原來的食肆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令飲食業難以聘請和挽留員工。"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餐飲業人士告訴了第一位財經記者。
隨著大量年輕人的"逃亡",薪水更低的小飯館只能招到40多歲和50多歲的阿姨。我們想招聘一些20多歲的年輕女孩。"大沽米粉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但到目前為止,應聘者寥寥無幾。這位商店經理告訴第一位財經記者,商店員工的工資只有2000元(食宿),這對年輕人一點吸引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