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弗智能陳仁昌:用科技重新定義城市“最后一公里”體驗
在上海松江區的科技園區內,特弗智能創始人陳仁昌先生站在落地窗前,目光掠過城市林立的高樓與穿梭的車流。這位深耕交通領域二十余年的創業者,正帶領團隊書寫著智慧城市的新篇章。談及創業初心,他的回答質樸而堅定:“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讓每個普通人等公交時不再焦慮,讓殘障人士能獨立出行,讓清晨趕路的打工人多睡十分鐘——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匯聚起來就是城市溫度的體現。”
“讓出行更美好”的創業執念
從傳統交通設備制造商到智能化公交站臺全產業鏈服務商,陳仁昌始終堅守創業初心,將公交出行這一民生工程推向數字化新紀元?!叭珖刻煊?億人次乘坐公交車,但站臺信息滯后、特殊群體服務缺失等問題長期存在。”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背后,他看到的是巨大的民生需求與技術空白,“這不僅是商業機會,更是一份社會責任?!?/p>
當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開始滲透各行各業,他意識到:“傳統公交站臺的功能早已落后于時代需求,而新技術恰恰能重構候車體驗?!碧馗ブ悄芡ㄟ^全棧式解決方案,將實時公交預測、公交便民服務、環境監測等功能融入站臺,重新定義了公交服務的價值。
創業路上,陳仁昌秉持“小切口、深挖掘”的哲學?!拔覀儾蛔龃蠖钠脚_,而是聚焦‘等車’場景,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這種理念讓特弗智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產品已落地100多個城市,服務超千萬市民。
創新基因:從產品到產業鏈的突破
在特弗智能的展廳里,一臺公交驛站模型展示了其技術創新的厚度:智慧屏實時顯示公交位置,充電樁為手機續航,AI視頻監控保障站臺安全……這些功能背后,是陳仁昌對“雙效創新”的執著追求——既提升效率,又傳遞溫度。
特弗研發的手語AI翻譯系統,讓聽障人士能通過手勢查詢公交信息;應急求助按鈕直連110/120平臺,AI可自動識別險情。這些設計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更彰顯了科技的人文關懷。
更令行業矚目的是特弗智能的產業鏈整合能力。作為業內少數擁有“設計-軟件-硬件”閉環服務能力的企業,特弗通過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將公交站臺成本降低30%,交付周期縮短50%,構筑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
向陽生長:人才與資本的雙重突圍
盡管已躋身行業頭部,陳仁昌坦言:“人才團隊建設仍是最大的挑戰?!睘槠平膺@一難題,特弗智能啟動“人才引力計劃”,與外部專家顧問團隊合作,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構建“技術+管理”的雙通道人才體系。
對于未來,陳仁昌的目標清晰而堅定:“三年內成為細分領域唯一上市公司,讓特弗的智能站臺成為城市標配。”這一愿景背后,是他對“一網統管”城市治理的深刻理解——通過數字化互聯,讓公交站臺成為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既服務民生,又反哺城市管理。
面對年輕創業者,陳仁昌的建議樸實而有力:“選對賽道,把未被滿足的需求做到極致?!闭缣馗ブ悄艿闹C音“特?!彼⒁獾哪菢?他始終相信:用科技解決真實痛點,企業自然能收獲福報。
從松江走向全國,從單一產品到全產業鏈,陳仁昌帶領特弗智能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之路。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智能公交站臺,那些因精準預測而減少的等待、因無障礙服務而舒展的笑顏,正在印證著這位創業者的初心:讓每一次公交出行,都成為美好生活的溫暖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