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行業黑馬品牌:熊大爺六年跑出千店連鎖
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一直是風云變幻的戰場。近年來,品牌“熊大爺” 異軍突起,以令人驚嘆的發展速度在六年內實現了1200+連鎖店的壯舉,成為餐飲行業當之無愧的黑馬。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現包餃子市場的競爭格局,更為整個餐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思考。
源于熱愛與洞察,錨定現包餃子賽道
“熊大爺”品牌的創立,首先源于創始人劉俊雄對傳統美食的熱愛與傳承,以及對餃子這一中國美食代表的深刻認知。
“餃子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承載著家庭的溫暖和情感的紐帶。我希望通過現代化的商業模式和供應鏈創新,將傳統手工制作的餃子帶給更多消費者,同時保持其新鮮、健康和本真的味道。”當被問及為何選擇現包餃子這一品類進行創業時,劉俊雄坦言。
相關資料顯示,在品牌創立前的2018年,中國餃子市場總體規模接近1000億元。其中,速凍餃子市場規模約為400億元人民幣,現包云吞餃子則接近600億元。雖然現包餃子成長潛力大,但大多是小型夫妻店、手工餃子坊。這些經營者大多以個體形式存在,品牌化、規模化程度較低,缺乏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大型連鎖品牌。
經過深刻洞察,劉俊雄對現包餃子市場的發展充滿期待。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思索如何以標準化的模式,解決夫妻店、手工作坊的困境,進一步激發現包餃子的無窮潛力。
多維創新構筑標準,塑造行業領先范式
熊大爺以“鮮切鮮拌,手工現包”為核心定位,強調食材的新鮮和制作的匠心。熊大爺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離不開其標準化體系的打造。品牌充分發揮供應鏈優勢,精選優質供應鏈原料,如豬的前腿肉和脊膘肉,北緯42度黃金玉米帶的嫩包漿玉米等。同時,熊大爺先切片,再切條,再切丁的肉餡特殊工藝,也讓其肉餡更Q彈。優質的原料與特殊工藝的結合,再加上門店員工的手工現包現煮,一系列舉措既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度,也提供了更好的口感體驗。
明檔明廚,也是熊大爺持續標準化實踐的路徑。在熊大爺的門店內,顧客可以通過透明的玻璃幕墻,清晰地看到食品從包制到煮制完成的全過程。這種開放式的廚房設計,打破了傳統廚房的神秘感,讓消費者能夠親眼見證食品的新鮮度和制作規范。
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熊大爺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創辦”電科食品行業數字化研究院”,并推出聯拓餐飲管理系統,涵蓋門店多途徑點單、會員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為餐飲企業構建定制化、數據化、精細化、可視化運營管理新模式。
在市場定位上,熊大爺選擇社區餐飲作為切入點,采用“零售+餐飲+外賣”三棲一體模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堂食需求,還通過外帶和外賣服務擴大了消費群體。這有效擴寬了盈利場景,提高了翻臺率和運營效率。
在商業模式上,熊大爺采用直營、聯營和加盟三種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并提供檔口店、MINI店、標準店、PLUS店和旗艦店五種各自滿足不同消費場景的店型,以構建更完整的商業生態。
熊大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對品質的執著,對文化價值的挖掘,以及不斷推進標準化建設的結果。熊大爺不僅在現包餃子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還為整個餐飲行業提供了創新發展的范例。
門店突破1200家,榮譽加身彰顯實力
作為現包餃子賽道的佼佼者,熊大爺自2019年在北京潘家園開設了第一家門店,便進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熊大爺全國品牌門店已突破1200家,年增長率超過30%。短短6年時間,熊大爺從“無名小卒”到“行業黑馬”,開啟了快餐連鎖行業中的一段佳話。
在商業化成功之路上,熊大爺也贏得了諸多榮譽。2025年2月,熊大爺與美團團購合作,成功打造了世界上“最多種類的餃子宴”,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在2025“一帶一路”駐華大使新春聯誼會上,憑借出色的口感與品質,熊大爺餃子被指定為宴請外賓的專用美食;2025年3月,在“2025年度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上,熊大爺斬獲“2025年度餃子餛飩十大品牌”殊榮;在第七屆中國企業品牌認證會議中,熊大爺榮獲中國企業星級品牌“四星品牌”認證。
餐飲行業專家柴園表示,熊大爺的成功一方面是捕捉到了餃子賽道的現包鮮餃機遇;另一方面,也是專注了被很多餐飲企業忽略的新興流量紅利。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也認為,熊大爺在效率和品質之間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重新定義了現包餃子。
熊大爺現包餃子的崛起,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勝利,更是傳統飲食文化與現代經營智慧的融合。從發掘市場潛力到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從深耕社區場景到探索全球化可能,熊大爺在效率與品質的平衡中開辟了一條差異化的增長路徑。未來,熊大爺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重構,讓中國餃子借力品牌力量,突破地域邊界,踏上世界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