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軟集團亮相第六屆中國人工智能教育大會,助推人工智能專業及學科建設發展
近日,2025(第六屆)中國人工智能教育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大會以 “培養引領未來的高水平人才 — 人工智能專業及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分享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及學科生態建設的探索和實踐,探索高校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的路徑和方法。
會議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際合作研究分會、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校企融合專業委員會指導,中教全媒體主辦,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與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分會支持,吸引了300余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負責人的關注。
青軟集團作為大會支持單位,攜信創特色人工智能教育類創新成果與前沿理念亮相,重點展示了全新的三層次培養體系和實訓套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北京電視臺新聞報道
三層次培養體系,構建AI人才培養新范式
針對不同需求AI人才,精準提供三層次、一站式人才培養解決方案。
第一層 面向人工智能專業,涵蓋預訓練、微調、推理、RAG、Agent等主流技術,覆蓋法律、金融、農業、醫療等多領域的垂域大模型開發應用,培養新時代人工智能人才和AIGC大模型人才。
第二層 面向ICT專業(大數據、軟件工程、物聯網等),提供“AI+專業”解決方案。如重塑應用全生命周期,從代碼為中心走向模型為中心的軟件工程3.0時代的AI4SE軟件研發大模型人才培養體系。
第三層 面向全校文、理、工、商、醫、藝六大類專業,結合專業特色,打造差異化、跨學科的通識AI人才培養體系。
該范式面向全校專業提供完善的教學資源庫與覆蓋“教、學、練、管、評、測”一體化教學全流程的數字化平臺,搭載數字人、AI助教、AI出題、AI自動評測等AI能力,以及包括服務器和端側推理教學套件的硬件,旨在構建一個從基礎到高端、從理論到實踐、軟硬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
整體依托「安全自主可控算力底座 + 全流程數字化教學平臺 + 產業級資源庫」三位一體架構的人工智能培養新范式,助力院校培養「懂技術、能實戰、適配信創需求」的 AI 全棧人才。
訓推結合,軟硬一體——昇騰機械臂
基于昇騰Atlas 200IDK A2的人工智能國產化訓推一體利器。具備高精度、高靈活性的特點,能夠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復雜任務的自主操作,用于AI教學實踐、趣味應用開發、行業算法驗證、AI技能提升,配有豐富的教學實訓資源和項目案例,可滿足2-4周的人工智能特色綜合實訓。
具有易教易學、即開即練、軟硬一體的特點,能基于顏色識別和PID控制器實現顏色追蹤、手勢識別,完成積木搬運、垃圾分揀、貼心跟拍等功能,涵蓋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智能控制等多種技術,可有效鍛煉學生團隊的協作能力。
這一產品不僅展示了青軟集團在機械控制與人工智能融合方面的技術實力,也為教育領域提供了新的實踐教學工具。
硬件驅動,場景駕馭——昇騰自動駕駛小車
從“硬件驅動”到“場景駕馭”,以“人工智能+信創+自動駕駛”為核心,配套完善的“教-學-練-管-評-測”體系,打通教學與實訓壁壘。
可模擬自動駕駛場景,滿足包括圖像分類、目標檢測、圖像分割、OCR實踐、語音實踐、自然語言處理實踐等多個領域的國產化軟硬一體實訓需求,支持小車運動基礎控制、無線遠程控制、循線行駛、行人識別、信號燈識別、車輛識別、道路標識識別、交通標識牌識別、自動泊車等功能,算法云端訓練,模型在端側部署推理應用,通過硬件進行成果驗證,實現AI全流程應用,提升學生國產化技術的應用能力、軟硬結合訓推一體的開發能力及創新能力,支撐車輛自動駕駛場景下的AI模型應用與教學。
憑借硬核硬件配置和配套課程資源、20+實驗、產業項目,助力學生深入掌握智能駕駛核心技術,斬獲硬核技能,提升國產化AI技術深度應用能力,無縫銜接教育與產業需求。
大會現場,眾多參會的高校、企業代表就人工智能通識課、實訓項目案例、產教融合、專業共建等合作形式,與青軟集團進行深入探討。未來青軟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投入,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為推動人工智能專業及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培養引領未來的高水平人才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