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5非遺代表人物——曾國操
曾國操 字祥正、號華臣、筆名巴人,心之力藝術。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巴派”藝術主要創始人;是全國人大藝術委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書畫名家雜志社藝術顧問和中國文化藝術國際代表等。
他出生于武陵書香門第,求學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中國畫名家高研班。曾教過書, 也曾在報社作過編輯記者, 水電文化部門工作, 1986年調利川市委宣傳部首任市文聯常務副主席、美協、書協名譽主席、作協主席。著述有《騰龍洞》、《中國對聯集成利川卷》《成功制勝三十六計》、《紫氣行吟書》、《墨源中國》、《龍船調賦書》、《歷史與國情》、《曾國操書法》三卷、《曾國操畫集》三卷、《武陵狂歌集觀丹青瀚墨卷》、《武陵狂歌集觀書法詩聯卷》、《武陵狂歌集觀世外桃源卷》、《武陵狂歌集觀虎嘯云霞卷》等280余萬字。
以詩為魂、書為骨、畫為境、論為鑒,獨創工兼寫灑彩法,形成冷暖和諧色調豐富的中國水墨畫風。 在中國美術館和國內外大型藝術展覽中,曾獲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名作金獎、中華國寶獎、世界美術大獎等。
他說:“思想是藝術的準則,技巧是藝術的手段,靈感是藝術的火花,凝練是藝術的純真,傳統是藝術的風格,真實是藝術的生命,創意是藝術的自信,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哲理是藝術的盛宴,完美就是藝術的繁興了。”。他創作的原則是[為時代說話,也為自己說話];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誠懇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在的心情。